查看原文
其他

我的孩子10个月,4颗牙,在法国上托儿所

2017-10-15 三明治


我铁定心要送蓝莓去托儿所的日子,是四月十三日。


那天早上去洗手间,我把六个月不到的蓝莓独自放在大床上躺着玩。突然 ,蓝莓的尖叫从房里传来。我赶紧冲进房间,眼睛迅速扫射,蓝莓不在床上!我才意识到她自己爬着从床上滚下来了。


从床下抱起哇哇大哭的蓝莓,脑海里闪过了各种恐怖的画面,内疚自责惊慌失措拧成了一股麻花,我竟然不知道自己的孩子会翻身了。


赶紧抓起电话按通紧急求救号码。


“我的宝宝摔下来了!” 


“几点钟发生的?”


“五分钟前……哦!早上十点差五分!”


“你家住几楼?”咨询医生以为我说的是坠楼。


“医生,她是从床上摔下来的!”


“你的床多高?”


“一米三。”


“一米三?不可能!加床垫了不起五十厘米!” 惊慌过度后我对高度已经失去了理智的概念。


“ 宝宝瞳孔有没有放大?有没有昏迷?有没有呕吐?有没有哭闹?有没有撞出包?有没有出血?有没有吐血?有没有...…” 


我被这些问题弄得脑袋充血,在蓝莓眼前晃晃手指,叫她的名字,她只是楞楞看着我。“医生,不好了!她没有反应!”


“你家的地址是什么?”


“** RUE DE LA MOUTONNERIE”


“好,我们马上过来!”


这时蓝莓在我的奶头上嗅着乱蹭,烦躁得呜呜叫起来。


“等等,医生,她在找奶吃!”


“哦!还有吃奶的力气啊!那没事了!” 宝宝能有力气吃奶,大致意识清醒也没有大碍。


“再观察四十八小时吧,今晚每三个小时叫醒她看看是否有异常。”


挂了电话,蓝莓还没哭, 我却哇哇大哭起来。


可知,一个全程带宝宝还要兼顾在家工作的妈,就是一颗引爆家庭危机的地雷。



我在法国,一名自由职业者,一名妈妈


有人说,一个女性如果间歇性踌躇满志又经常性顾虑重重;忽而保守大胆忽而又保守谨慎,既崇尚自由又甘心回归家庭;上一秒还在为柴米油盐锱铢必较,下一秒又可以为家人自我奉献牺牲的,那一定是中国女性。


这是成就一个女性最好的时代,也可能是最坏的时代。


这里有必要交代一下我那不算光鲜的“留法史”。我在1欧元兑近12块人民币那年来的法国,到1欧元跌破6.7不能再低了那年留在经济危机重重的法国。留下的原因 ——  2012年和帕教授爱情修成正果,我们在法国领证。


结婚仪式是在南特市政府的大厅里举行,记得那天下午,中国的大年夜,南特寒冷里也裹了层阳光,我穿了一身蓝花苏绣旗袍披着坎肩,公证人宣读,“新娘…… sans profession (无职待业)”。


从一个勤工俭学过的留学生,一下变成了没有职业的外嫁女。


婚后不久,我就在南特工商局的URSSAF注册了自由职业(auto entrepreneur), 俗称个体户。接设计,翻译,还和国内的朋友搭档开公司,把法国的品牌推广到中国,之后也被动做起代购,有赚有赔,在家当了自己老板。


没有在大公司里上过一天正经班的我,即使蓝莓的到来也没有抑制住那不安份的心。


直到今天不得不承认,白天带娃已经把我身体里那头年轻力壮的红牛侵蚀殆尽。却在无数娃熟睡夫打鼾的深夜,踌躇满志又蠢蠢欲动。因为曾经在年轻的身体里待过,没有办法接受只是在家带娃的我, 背娃工作, 坚持母乳,散步溜娃时看手机回复信息,想尽各种办法一心二用,但还是输给自然力。


可最让我崩溃的,还是每个月付款时钱包的底气不足。不得不低头的事实是,丈夫仍然是全家经济的主要来源。而即使在妇女权利大过天的法国,全职主妇也不是什么招人待见的称呼。


选择成为自由职业者,也是我选择了一条并不自由的道路。即使福利和法制健全如法国,无论从收入到社会保障,自由职业者都没有财务自由的保证。


常常会有两种声音在我耳边,我的孩子会埋怨我没有好好陪她,我的丈夫会嫌弃我没有足够的钱养家,尽管他们并没有这样说过。


有时我也问自己,后悔买那张单程票了吗?


全法国27万幼儿园入园名额


“你看,法国政府也计划到2017年创造更多托儿所幼儿园入学名额,接收27万3岁以下幼儿。”帕教授从报纸上一堆冰冷的数据里抬起头,用手掐算,然后回答了自己的疑问。“嗯,不过照这样下去,估计40年才能补上缺口啊!”


“等一下,全法国才27万名额吗?那全法国得有多少人才轮到我们啊?”说这话的时候,我想到的是中国乌泱泱的人口。


自蓝莓出生,这些冷冰冰的数据一下变得有了温度。我也更勤快地带着她奔跑于市政府和托儿所。法国的托儿所基本是按照学区分配,南特的托管资源作为法国第六大城市也很紧俏。宝宝们在娘胎里还没长出鼻眼,就要开始“抢板凳”了。


“你觉得咱们可以再试试吗?”没底的时候我喜欢把问题抛给帕教授。


“再试试吧,现在还加大补助父母一方在家照顾孩子的教育金呢。嗯,表上可以勾选四个公立托儿所和四个社区托儿所。”说着,他用笔把家附近那几所都勾了。


“既要考虑经济省钱又要离家近方便接送。那最理想的当然是manufacture这个托儿所了!”说着帕教授在那上面的方框也勾了一笔。


从我家到manufacture,一站路走路就五分钟不到。早在蓝莓在肚子里六个月,我们抱着先占个坑的心态,去市政府要来申请表,想试试能否挤进托儿所的大门。从怀蓝莓,到蓝莓出生六个月,我都在为托儿所这件事犯愁,可第二次递交材料后仍然石沉大海。说好的那27万位子在哪里?


一个上午,我拿出去市政府要的清单,挨个给上面的托儿所打电话,对话内容大致都有模版可循:


“您的宝宝多大了?”


“四个月。”


“不好意思,我们不接收六个月以下的宝宝。”


“您和您的丈夫都工作吗?”


“我的先生工作,我目前在家照顾孩子。”


“您在找工作吗?给我们证明您正在找工作的职业培训也可以。”


“可是如果我没有地方托管,哪里来的时间投简历找工作呢?”


“您是单亲妈妈吗?我们这里对单亲家庭入托也会优选考虑。”


“如果我在丈夫工作的时间都是独自带孩子,还在考虑工作,这会比单身妈妈轻松吗?”


“女士,您的情况我们很理解,要不,您过几个月再打这个电话看看我们有没有位子。”


“要不,你考虑去找一份有社保的兼职吧。这样至少孩子上学也方便;你看克里多夫他们夫妇俩,每工作三个月,就可以向公司申请休半年带薪假,轮流在家照顾他们的孩子。”帕教授还是希望我能有份正常养家的工作。


“自由职业者也是靠双手劳动,为什么就没有同等待遇?”


有天经过manufacture托儿所,我抱着蓝莓鼓起勇气,敲开了他们的门。



靠厚脸皮和运气,挤进托儿所


来自Manufacture托儿所的电话在一个月之后打来。


“您好,请问您是蓝莓的妈妈吗?我是Manufacture托儿所的负责人。我想知道,您上个月前来我们这申请的托儿所临时看护,现在还一直感兴趣吗?” 


“感兴趣感兴趣!”我的声音冲在前面。


“我们现在有小朋友刚刚因为随父母搬家离开,有一个临时看护的位子(acceuil occassionnel)。每周有最多三个半天的时间托管,您看您需要哪天呢?”


“我在家工作,时间很灵活,你们哪天有时间我都可以。”


“好,那您看周一有没有时间,带上您的家庭户口,宝宝的医疗本,还有医保卡,到我的办公室面谈。”


这一刻我等了很久。


周一带着蓝莓参观她未来的托儿所,活动室内,几个小朋友在角落玩过家家。蓝莓还没有学社交礼仪,想挣脱我怀抱上前,左手拽一小女孩的金黄辫子,右手又扯另一个短袖男孩的衣角。


“看起来,她会蛮喜欢这里的。”所长交代了一下重要事项,比如平时要提前十分钟到,尽量让孩子入托后延续在家的一些饮食作息习惯,如有传染病要隔离,除父母之外的人来接送要出示身份证和委托书……


所长补充:“您要是开学有变动,我们到时再做调整。”我没有不同意的,颤抖地签下了三个月的托管契约,蓝莓的试用期就这么定下来。


第一时间我就发了朋友圈,公布了这个消息。帖子下面却炸开了锅。


“过来人告诉你,你高兴得太早了!”朋友的孩子第一天上托儿所哭得把妈妈心都碎了一地。


“这么小就要进托儿所?太早了吧!”


“公立还是私立的?”


“国内一般两岁起啊!”


“为什么不自己带呢?”


“这个决定好!”


“原来外省也这么难啊,我以为只有巴黎这样。听朋友说要给市长打电话写信不断骚扰她,才能有位置。我们准备试试看。我也没指望能上,到时再找保姆吧。” 巴黎朋友坐拥首都资源却总是更加不乐观。


“哎呀,你咋能挤上托儿所的位子?”


答曰,厚脸皮和运气。


我把蓝莓要入托的消息也告诉了我的婆婆。


“哇,你看你们现在多幸福啊!我生帕斯卡和他弟弟时,都没有托儿所可以去,女人只能选择在家带孩子啊!”


“啊!那法国是什么时候有托儿所的呢?”


“呃……女权运动以后的事吧。没有避孕套之前,女人都不能决定生育……”她在记忆里找关键字,然后又跳回现实。“哦,太好了,真为你高兴啊!蓝莓上托儿所你就可以去找工作了!” 她还在说我没有正儿八经的工作的事。


“最近你的订单怎么样啊?”其实她又是知道我在做事。


“目前这个情况我是没有办法好好工作的。”


“那你怎么不把蓝莓放在围栏里啊?”


“蓝莓不喜欢待在围栏,老式的四个角也不能固定,她推着围栏满屋子转,把围栏当学步车使呢!”


“我年轻时,他们兄弟俩睡觉,我就在一旁做家务啊!要是没有围栏,我根本也没有办法做事。”她一边从水池里捞出洗好的碗,利索地搭在木架上整齐列队排好。


“那时就有围栏了吗?”


“有啊,我记得还有他们在围栏里的照片呢!”


从柜子的不知哪层翻出本旧相册,找寻围栏历史图片。突然在一页划个停顿号,我被一个女人的特写惊艳到。


“你看,年轻时的我打扮得多好看啊!我和我妈说,我想上纺织学校,她不让。这是我一生的遗憾啊!”后来,她成了小裁缝,一直到退休。


我看见照片里的她发髻一丝不苟地盘起,露出精致的耳坠,白色钩针绣花领子熨得服帖着深色连身裙,那应该是某期ELLE杂志的流行造型,她深邃的眼睛望着远处的光,优雅地定格在那年。


那年,她在照片里独自美丽。



蓝莓十个月,四颗牙,走进了托儿所 


彩色木漆搭的棚子是简约的欧洲风格,这是一个小型的停车场,特别之处,这里停着的,是三三两两的婴儿推车。今天是蓝莓来Manufacture托儿所适应期的第一天,照片也调成了暖色调。


托儿所入口的黄色小长凳,蓝莓坐上去还悬着小脚离地面一厘米,凳子旁勾住几件黄色的粉红的小风衣,尺码大概2到3岁。另一面占满整个墙高的柜子,被分成一格格,每格都贴了不同的动物头像,还配有一个可以换名字的标签,走廊上,贴有一棵黄色的大树剪纸,树上挂着托儿所临时照管园丁们的照片,叶子上是每位的介绍,我数了数,11张笑容可掬。



“我叫Marine,今天我来负责照管”,照片里的一位女士走到了我面前。她给了我一个格子放进蓝莓的小书包,然后带我们进到了活动室。我把怀里的蓝莓放下,刚落到地面,她就像放出去的小野猫,四只脚已经利索地爬到离我十米开外的室内滑梯旁,扎进了有五六个小朋友组成的人堆里。


其中一个刚在学说话,她唧唧歪歪一句,蓝莓也咿咿呀呀回答,似乎是从一个国度来的。两人把手握在了一起。


Marine拿出一个本子,一边征询我一边记录:


“蓝莓现在下午吃什么?”


“她习惯睡午觉吗?”


“在她的小床上睡吗?”


“您在家里和她说中文还是法语?”


“她的体重是多少?”


“她平时三餐怎么吃?下午还需要喂母乳吗?......哦,如果需要您可以带储奶袋和奶瓶,我们来冷藏加热。”


“她有单独的其他大人带过吗?”


“您每次来接送孩子的时候,需要提前5-10分钟到,然后在门口出示身份证,如果是其他人,也需要出示并有您的委托书。”


“您不在的时候,我们会有一份她的活动日志记录。哦,还有,可能其他家长拍的照片里会有蓝莓入镜,您如果希望保护孩子的肖像不被他人冒用,可以在签字后面注明。我们会和其他家长沟通。”


“在这里,她可以光着脚丫,这样比穿袜子更能感知地面,帮助她学走路。即使冬天我们也有地暖,不用担心着凉。” 



于是我脱下蓝莓的袜子,她的脚试着钳住光滑地面,更踏实地往前挪。


一小时的光阴慢慢被拉长,我陪着蓝莓,或者说,她也陪着我。她试探地看看我,然后爬向一个木头的老爷车型的板凳上站起来,伸手去摸一个小男孩的方向盘,他在开车。


分离焦虑



没过多久,蓝莓就迎来了她的分离焦虑。


那天我循着哭声找去,那音频是蓝莓的,我认得!可从栅栏望进去,哭声的主人却是另一个小男孩。我目光扫了一圈,才落到围栏中坐在Marine的怀里的蓝莓,眼圈红红,像金鱼一样吞吐着奶嘴来安抚自己。


今天有另一位老师加入代班。下午我刚和蓝莓道别时,她还在和新朋友们愉快地玩耍,离别似乎顺理成章。可据老师说,我刚走了十分钟,她便开始烦躁,给她塞奶嘴也很快吐出来,并用最大号哭声抗议,使尽吃奶力气爬向栅栏 ( 那是我和她站着道别过的地方),直到哭得呕吐出来。


Marine见势过来抱起蓝莓,把她带到围栏里。想让她感到更安全一些,奏效不大。


“是不是因为今天换了老师她不太熟悉了呢?”我问。


“也有可能,还有也许是她不习惯托儿所的作息时间,明天原计划加时两小时,还是减到一个小时观察吧,别强迫孩子。而且您还有时间,别着急,慢慢来,孩子们都得经历这个阶段。”


蓝莓一头扎回我怀里,在我肩膀上狠狠地咬了一口,似乎想用此验证妈妈的存在,告诉我她那一个小时里的孤独和被放逐。


一天我送完蓝莓,径直从托儿所走出来,两手空空,空气里五味杂陈。


此前的几分钟,在托儿所里给蓝莓换好尿片,她摸摸洗手池边的水龙头,又敲敲等身高的小板凳,像在排查各种故障。我在旁边看得出奇,“您准备好走出去了吗?今天您有一小时的时间。” Marine走到我身边轻声说。我这才回过神,起身离开。


我和正专心把玩手里小球的蓝莓说:“妈妈先出去兜一圈,待会就回来,你在这里玩得开心哦!”


直到走出托儿所小围栏,她才抬头望望我,给我一个带着酒窝的微笑,像在鼓励我,然后她看看Marine。正式开始了她的入托生活。


小夹克挂在门口,小书包在她的临时小柜里午睡,推车停靠在托儿所的走廊,秋天的阳光懒洋洋的,还没来得及晒干湿漉漉的一汪倒影。这样的下午适合发呆。


我转个弯钻进旁边的小区图书馆,捧起一本《世界》杂志,进入我的世界。上一次这样的时刻,已经是有蓝莓以前。


像做了场长长的梦,醒来,世界还在按照她的轨迹运转;从透明玻璃窗窥进去,她扶着小圆桌,横行挪动小脚。扭过头,见我在身后,笑得露出了仅有的四颗牙。




■ 节选自作者的每日书,本文编辑李依蔓



点击图片,阅读更多文章





点击图片,即可查看相关内容详情

/ 七日书 / 

在导师带领下,用十天时间写好一个自己的故事

Writers live twice

每个普通人,都能在文字里活出不一样的人生

点击图片,了解详情



▽ 点击进入《三明治:我们与我们的城市》亚马逊页面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